网友分享职场饭局生存法则:技术、财务、运营、设计、产品经理、法务……很多职位根本不会接触到这种酒局,感觉年轻人喜欢去的企业诸如互联网大厂、外资什么的,也不太注重这方面[歪嘴]真心希望所谓的酒桌“文化”被更健康的社交方式淘汰掉,扁平化管理受欢迎是有道理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想跪着赚钱。
开头推荐网友辩论观点:中了五千万你会立马离职吗?
可能各位都忘了,多数人一辈子赚不到五千万,甚至五百万。五千万能干嘛?能在一个七八线小城市,够我衣食无忧一辈子,吃穿看病时不时去旅游,还有闲钱买土特产买各种无用的纪念品。五百万够我买栋房子,开间小店,给父母买俩按摩椅啊这这那那的物件,顺便留点钱跟喜欢的姑娘去环游世界。五十万够我穷乡僻壤的一套房首付,还剩二十万左右,可以存银行。或自己悠闲地玩上两年。五万块够我半年多不工作,天天喝酒吃烧烤,只要别奔着烧钱去,怎么也能享受一段时间。而且本来我对生活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没想过在游艇上晒太阳,或左拥右抱七八个嫩模。花三块钱坐公交去海边看一眼大海,十分钟内搭公交回去,都能很他妈开心。就这,还考虑老板的感受?某论坛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会为了高薪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吗?
问题的出现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回应。
大家的回应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门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薪派”:如果高薪,那工作就讨人喜欢!
“暂时向钱投降派”:我会选择干几年,赚足了钱立马退出。
“喜好派”: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工资够养家糊口就行。
“无所谓派”:工作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喜欢的事一旦变成工作,时间久了都会烦。
同样的问题抛给你,你会怎么选择?
按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文件来算,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的时间约为22岁,如果按65岁的退休年龄来计算,期间有43年的工作时间,几乎占了人生一半的时间~
如果这40多年你一直从事一份自己兴趣不大,只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工作,且不说你每天的工作会很痛苦,你在职场上的发展空间也会十分有限。
想象一下,每天上班如上坟,工作忙起来自己不想做,工作不忙浑浑噩噩混一天,这样的废柴人生是你想要的吗?
到底该找自己喜欢的还是就业前景好的工作?
相信不少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菌菌每次去各个高校与大三大四的学生们分享就业经验,为他们解疑答惑时,总会有学生问我类似的问题。
小L,华中一所985院校财务专业的女生。
在我们的沟通中,我发现她对会计专业没有什么兴趣,之所以选这个专业是因为高三毕业时茫然无措,于是便在父母的要求下填写了该专业,只因为“会计工作会越老越吃香”。
由于小L在大学期间担任了2年社团负责人,在这三年的大学时光中,她渐渐明白自己不适合做财务方面的工作,更加喜欢和人沟通,喜欢相面识人,她想成为一名HR。
那年她大三,即将跨入大四,暑假实习是她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在我们的交流中,她向我诉说了她的困惑:爸爸已经帮她找好了一份会计相关的工作,这份工作可以保证她今后的生活足够稳定。
但是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她不想一辈子与数据打交道,不想按爸妈的意思,不想按部就班做这样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我告诉她,如果当时是因为父母和分数的原因你不得已选择了现在的专业,那么这次进入职场,就一定不要错过重新洗牌的机会。
你完全可以遵从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工作。
趁着暑假实习的机会,找一份和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好好了解这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方面为将来从事这个职业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对这个岗位有兴趣。
同时,也要学习和人力资源相关的专业知识,将来在面试的时候能够清楚地说出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而不是只能跟面试官说“我对这个岗位有兴趣”的废话。
接下来的时间最好再去考一个人资的证书,在面试的时候才能让面试官相信你确实去做了相关的努力。
当你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了相关的实习经验,面试时才有机会打败科班出身的竞争对手。
现如今,已经大学毕业2年的小L,正在一家中型企业从事人力资源部门的HR。
她告诉我,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万事万物皆有利弊,高薪厚禄能让人衣食不愁,但是却会让人身心俱疲;寄情于自己的志向,可能会在物质生活方面拮据,但却能使你的内心感到充实和快乐。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和追求,没有对错和好坏。
但是一个职业最后能做多好,在这个行业里能走多远,和你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兴趣绝对是密不可分的。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这位被写进中小学课本的人物,他的丰功伟绩在此就不赘述。
现如今他已经90岁了,还每日坚持下农田去探望他的超级大水稻。
还记得不久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寄语当代年轻人:“应该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不是为了钱而奋斗。当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钱总会有的。”
对于兴趣和高薪该如何选择,我想袁老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虽然袁老已是功成名就,但他依旧心怀梦想,充满干劲地为梦想奋斗着,我想这就是每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模样吧~
生活的满足感不在于金钱和名利,人这一生,最幸福的活法莫过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爱着喜爱的人,足矣。
「职业规划」裸辞的你现在怎么样了?
“小酥,我今天去面试了,感觉有点难。”
“你面的什么岗?”
“审核岗。”
“哦?那还是有夜班咯?”
“嗯,没办法,转行太难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裸辞了,希望年前能找到工作吧,我好难。”
朋友是今年八月中旬裸辞的,在她裸辞前我曾劝过她先不要辞职,找好下家再辞。
结果她还是在没找到下家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了离职,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3亿的审核量,3亿的审核量!
用朋友的话就是她不吃不喝三天三夜都审不完。
其实在朋友办理离职的时候她的领导也劝她希望她先不要离职。
她的领导说今年互联网在寒冬期,很多企业都在裁员,她如果现在离职的话就业压力会非常大,再加上九、十月份又是应届生求职旺季,她此时选择离职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
她当时的想法是:我要离职!我受够了熬夜!定这么多审核量!疯了吗?我要走!比起你们说的就业压力大,那些都不算什么,我只想离职。
朋友最终还是递交了离职信,离职后的她很开心,她先是到西安玩了一趟,接着她又去云南转了一圈,那段时间她的朋友圈天天都在晒游玩的照片,从她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开心快乐。
后来她搬新家请我去做客,她新家比之前要宽敞,装修也比之前高大上一些,但是我发现她养的猫不见了,于是我就问她皮皮(朋友猫的名字)呢?
她告诉我她之前到处旅游没时间照顾猫咪,再加上新租的房子花了不少钱,如果再养猫的话钱可能不够用,所以她把猫送人了。
饭后跟朋友聊天,我们话题先从八卦聊到旅游,然后从旅游聊到工作,最后朋友就聊到了自己。
她告诉我她从旅游回来就开始在看工作,但她发现除了审核岗其他工作她都干不了,但是她又不想继续干老本行,于是她想听听我的意见。
我当时就问她:“你当初选择离职的时候有想过自己以后干什么职业吗?”
她答:“我当时想的是再也不干审核了,至于具体干什么我没有想那么多。”
我接着问她:“那你最近都看了什么岗位?你怎么知道自己都干不了?“
她答:“我看了行政、客服、销售,行政要招有经验的,客服和销售的话又老是加班啥的不舒服。“
我又问她:“如果这里有一份行政的工作,每月给你2500,每天8小时,从不加班,周末双休,有五险一金,你去干吗?”
她当场摇头不愿意道:“这工资也太低了,不去。“
聊到这里我发现了朋友的问题,首先,她裸辞完全是一时冲动,她对自己裸辞后的就业前景过于乐观;其次,她很迷茫,她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最后,她想跨行又不愿从头再来。
我当时给她的建议是停止瞎投简历,先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干什么,然后再来想自己能做什么。
想好之后再来看自己感兴趣领域里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想跨行的话就一定要接受从零开始,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最后我根据她的情况给她推荐了几个岗位,至于她最后是怎么选择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从那次见面后,朋友中途又找我问了些面试相关的问题,直到前几天她给我发消息说自己决定还是干审核工作,她说自己得快点找到工作了,要不然她就没钱交下个月的房租了。
我不禁想问:那你当初裸辞的意义是什么呢?难道是为了一个月的快乐加几个月的焦虑?
一般来说离职后3个月以内是重新就业的黄金时期,3个月后尚未找到工作,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超过6个月,基本上已达到心理承受的极限,很多问题会一一迸发,对职业发展十分不利。
裸辞是需要资本的,裸辞可不是“一辞了之“那么简单,如果你自己能力不行又没有做好计划就贸然选择裸辞,我只能说你这是一场职业裸奔;裸辞不是结束,它是新的开始,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工作中遇见的难题就选择裸辞可以说是非常愚蠢地选择。
裸辞需谨慎,且干且珍惜!
最后小编我讲几句肺腑之言,小编在一家公司呆了六七年了,直到离职的那一个月,才恍然醒悟,人生就要不断的攀登高峰,不要在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位上耗费太多的光阴,到最后已经失去了向上的动力。 |